臺山市都斛老區鎮被譽為“廣東第一田”,被農業部定為全國水稻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。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,李勝業用汗水和智慧開辟出一條勤勞致富道路,為生態農業的規?;?、產業化發展作出了大膽探索和示范,成為農村勤勞致富、有作為的佼佼者、成為帶領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雁人。
自初中畢業后回到家鄉后,李勝業便成為一名農耕好手。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發展,他相信種植水稻是一條好路子。從2005年承租集體經濟水稻田40畝到2018年的720畝,與農業和水稻打交道大半輩子的李勝業,憑借努力和拼搏,成為附近聞名的種糧大戶,2019年更被評為江門市勞動模范。
在自己勤勞致富的同時,李勝業沒有忘記老區鄉親,他表示,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要合作才能走向共同富裕。于是,在2013年他牽頭成立了都斛鎮莘村聯業農機專業合作社。如今合作社成員已經有21人,擁有高速收割機、高速插秧機、稻谷烘干機等各種農機近100臺。
李勝業在檢查收割機
全機械化耕作,成本降低了,社員的種植面積從以前的十幾畝到現在兩三百畝,收入大大增加。
李勝業的奮斗,影響著合作社其他成員。他努力進取,自強不息,得到了村委會干部和村民的一致認可。在黨員和村民的擁護和愛戴下,2017年他當選選為莘村村總支部書記,用實際行動帶領莘村老區群眾一起加入到脫貧致富的行列當中。
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李勝業牢記使命,帶領老區干部群眾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,第一時間筑牢村組防控安全線。除了帶領村組干部進村入戶宣傳之外,他還通過村公益促進會捐贈資金,購買消毒水,每周日組織一次全村消毒大行動。
今年雨水來得遲,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給今年的春耕備耕帶來不便。李勝業從2月下旬已經著手備耕,早春這段時間,他一直忙活于田間地頭,幫助農戶紓困解難。
從大耕戶到莘村村總支部書記,李勝業以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,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為老區群眾樹起了一面旗幟。當問及身份的轉變對于工作有何影響時,李勝業告訴記者,不同身份對于他所要做的事并沒有什么影響,因為他前進的動力一直都是為人民服務,帶動老區群眾一起過上幸福生活。